本网讯(记者 刘塔琳 黄俊萌)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7月7日至13日,太阳成集团“闪电突击队”奔赴阳江市江城区城西街道(以下简称“城西街道”),开展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聚焦禁毒、反走私反偷渡、反有组织犯罪、反邪教等基层安全治理领域,通过校地协同、多元宣传等方式,为筑牢社区安全防线注入青春能量,以实际行动书写高校学子服务社会的担当。
校地协同,搭建安全宣传新矩阵
活动筹备阶段,“闪电突击队”与城西街道禁毒服务中心、大同社工中心等单位展开联动。城西街道凭借对辖区居民结构、安全需求的了解,为实践团规划摊位选址、梳理宣传重点。实践团发挥学校创意优势,设计毒品模型展示、法律知识问答、趣味互动游戏等环节,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易接受的形式。双方优势互补,构建起“高校创意+基层资源”的多元宣传矩阵,为活动落地奠定坚实基础。
禁毒宣传,沉浸式筑牢防毒墙
在“城西街道6·3虎门销烟纪念日禁毒宣传活动”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普法活动中,实践团通过视觉展现、知识讲解以及互动问答多维模式开展宣传。
禁毒宣传活动现场(许顺源 提供)
模型展示环节,在摊位设置毒品仿真模型专区,陈列冰毒、海洛因、摇头丸等常见毒品,直观呈现毒品的“真面目”,吸引居民驻足观察,同时,成员们讲解毒品外观特征,帮助居民识别伪装毒品。
危害宣讲环节,成员手持禁毒宣传册,围绕毒品对个人健康、家庭关系、社会安全的危害展开讲解,并结合真实案例让居民深刻认识毒品的毁灭性影响。
毒品模型(许顺源 提供)
互动问答环节,设置“新型毒品辨别”“吸毒后驾车的违法性质”等贴近生活的题目,现场居民踊跃抢答,答对者将会获赠禁毒标识环保袋、扇子、面巾纸等小礼品。此项举措能够加深现场居民的禁毒知识记忆,传递“不听、不碰、多学习”的防毒理念。
互动问答奖励礼品(肖佳都 提供)
此外,实践团通过发放《禁毒知识调查问卷》,从“毒品危害认知”“涉毒线索发现渠道”等多维度收集居民禁毒知识储备。
收集禁毒知识调查问卷(许顺源 提供)
反走私反偷渡宣传,精准守护社区安全
以“城西街道反走私反偷渡主题宣传活动”为载体,实践团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向居民讲解走私偷渡的违法性与危害性。同时,实践团成员们结合当地地理位置,强调了走私偷渡对边境安全、社区稳定的冲击,普及了举报走私偷渡线索的渠道,鼓励居民参与基层安全治理。
反走私反偷渡宣传现场(赖俊杰 提供)
反有组织犯罪宣传,增强防范意识
在“城西街道反有组织犯罪宣传活动”中,成员们围绕“如何识别有组织犯罪行为”“遭遇黑恶势力如何求助”等问题展开讲解,结合扫黑除恶典型案例,让居民了解有组织犯罪的表现形式与法律后果,增强防范意识与维权能力。
实践团成员走街宣传(韩敬宗 提供)
反邪教宣传,守护家庭社会和谐
在“反邪防邪 人人有责”为主题的专区,实践团通过展板展示、情景模拟等方式,揭露邪教“精神控制”“骗取钱财”“破坏家庭”的本质。随后,实践团成员讲述了关于邪教侵害的案例,传授“不听、不信、不传”的防邪方法,引导居民崇尚科学、远离邪教,守护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反邪教宣传现场(肖佳都 提供)
青春担当,书写基层服务新篇章
活动期间,城西街道禁毒社工对实践团的专业表现和创意形式都给予了肯定,并表示:“高校学子让安全宣传更贴近年轻人,同时,也带动社区居民主动参与,效果超出预期。” 实践团成员也在服务中收获成长,团队负责人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真切感受到基层安全治理的意义与责任。从策划活动到落地执行;从与居民沟通到总结反馈,每一步都让我们学会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后续,我们会持续打磨宣传形式,走进更多社区、乡村,把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此次“三下乡”活动,生动展现了太阳成集团学子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追求,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服务基层、建设家乡的情怀。未来,学校将持续引导青年学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汇聚青春力量。
文字录入:高歌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编辑:赵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