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周彭)7月9日至10日,太阳成集团省级美育名师工作室“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走进太阳成集团基础教育对口帮扶的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油岭村,开展“大手拉小手·童眼看建筑”美育浸润系列活动。活动得到了连南瑶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三排镇美术教研组、油岭小学及油岭村村民委员会的大力支持。
美育教研交流,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7月9日下午,“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程东玲副教授、骨干教师刘明洋副教授走访了三排镇三排中心学校、油岭小学,实地考察了当地美育教学情况。工作室团队与三排镇美育教师在油岭小学围绕乡村美育教学现状、美育课程设计、美育浸润活动等议题展开深入教研交流。
工作室团队观摩三排中心学校陈玉炎老师的美育教学成果(丰云 摄)
油岭小学负责人徐海深表示:“目前油岭小学仅有一至三年级共27名小学生,其中不少留守儿童,美育教师身兼多职,美育教学存在教育资源不足、城乡美育发展不均衡、美育活动形式单一等问题。”三排镇三排中心学校美术老师陈玉炎表示,“当地孩子自幼受深厚瑶族文化浸润,自带民族基因,美术作品经常能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与个人天赋。但由于美育资源匮乏,偏远瑶寨学校面临专业教师少、系统美育课程少、活动支持少的困境。教师面对各种境况心有余而力不足。”程东玲提出,“美育名师工作室将会联合连南瑶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持续开展系列美育师资培训,希望能有效提高师资能力,有效提升美育课堂教学质量;还计划将瑶族歌舞、瑶绣、长鼓与银饰等民族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青少年儿童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同时会协助山区学校打造美术专业教室及美育展区等,以‘民族自信+文化转化’模式打造一校一品,为连南美育注入民族基因,让瑶山孩子认识到自身的民族美,增强自信心与价值感,提升学生内心深处的力量。”
大手拉小手,童眼看瑶乡
7月10日,“大手拉小手·童眼看建筑”——“我的瑶乡真美丽”主题活动在油岭村热烈开展。活动以“美育传承岭南文化,多层多维社会美育浸润”为理念,通过艺术创作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与认同。上午9:00,程东玲在油岭小学开讲《我的瑶乡真美丽》。讲座从瑶族建筑、图案、风土人情等角度引导孩子们发现家乡之美,并结合工作室设计成果,启发小朋友将绘画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助力家乡文化传播。
程东玲向油岭小学师生讲解设计logo(黄裕宝 摄)
随后,现场开展“我心中的瑶家”绘画活动,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理想的家乡模样,工作室大学生志愿者耐心引导、悉心指导,帮助孩子们将斑斓色彩与奇思妙想融入画纸,一幅幅童真的画绘出了他们对家乡最炽热的爱与期待。
大学生志愿者与瑶族小朋友在绘画活动中合影(黄裕宝 摄)
下午2:00,工作室团队一行来到油岭歌堂组织起“我画瑶乡”写生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观察歌堂的瑶族建筑与远山风景进行实地写生。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专注作画,工作室团队师生耐心指导,最终一幅幅充满童真与乡土情怀的作品跃然纸上。活动最后,孩子们与作品合影留念,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与快乐。
多方协作,共绘美育新篇章
本次活动为油岭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发现美、创造美的窗,也为高校师生搭建了一条深入基层、服务社会的桥。三股力量交汇,最终把持续不断的“活水”注入连南乡村美育的根系。
接下来,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将计划带领联动三排镇美育教研组,把瑶族学生的绘画作品转化成文创产品在瑶寨游客中心进行展售,让更多人看到油岭瑶族基因的天然淳朴之美,增强瑶族学生的自信心与价值感。文创产品的全部收益将回流三排镇油岭小学和三排中心学校,反哺基础教育,所得善款用于补充学生的教具、修缮教室、改善午餐等,形成“创作——转化——收益——反哺”的闭环,让美育真正改变他们的生活。
油岭小学生展示现场写生作品(周彭 摄)
油岭小学负责人徐海深说:“这一次‘大手拉小手’,拉开的不仅是今天的活动,更是瑶乡孩子通往广阔世界的一道门。”傍晚的油岭歌坛,夕阳映着孩子们挥舞的画笔,也映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乡村振兴新画卷。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未来将持续开展美育浸润系列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师生共创、心灵关怀、文旅融合等形式推动排瑶文化与现代美育深度结合,浸润瑶族童心,提高瑶族学生的民族自信和家国情怀,为乡村美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