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城理青年行】瓦韵绕梁七日新 智笔共织乡土锦 建筑学院“国泰兴锋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时间:2025-07-14 浏览量:12
分享

本网讯(记者 张亚婷 刘科岚)7月1日至7月8日,建筑学院“国泰兴锋队”在花都区赤坭镇国泰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政策惠民、数字助农、非遗传承”三线交织,全景记录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师生们以镜头为笔、以实践为纸,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乡村发展画卷。

政策惠民:甘霖入户润心田

在刘佳琼、刘建斌两位老师带领下,团队通过“精准摸排+集中宣讲+入户送策”三阶推进打响政策宣讲头阵。首先与村干部深度对接,初步了解了国泰村人口分布。然后走访每家每户分发《资助政策指南》,回收84份有效问卷。最后锁定30户重点家庭,在宣讲会上图文解读资助政策,现场答疑解惑关于助学贷款的相关信息,实施“一对一”精准帮扶,让国家资助的甘霖渗入田间地头。根据问卷统计显示,通过政策宣讲,96%家庭消除子女升学顾虑,78%村民首次全面了解政策。

宣讲会与走访照片(张亚婷 姚婧沄 摄)

数字助农:智慧田垄结金果

团队深入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在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邓嘉辉向师生展示科技赋能农业的成果,实验站通过“三产融合”模式,构建从种植、加工到消费体验的三产链条。师生团队通过数字摄像机,将温室中葱郁的作物与科研人员的身影交织成“数字织锦”的科技肌理。湖北商先生在国泰村开办的水泥厂成为乡村蜕变的见证:“税收减免让他们扎根于此,昔日水泥路已变柏油大道,热科院更带来人流与机遇!”此外,师生团队俯身青桔园,与果农共采“黄金果实”,无人机航拍的金色曲线与特写中的汗珠,在数字空间拼出产业振兴长卷。实践活动结束后,镜头记录下的影像作品将成为宣传国泰村、展示国泰村的重要数字档案。

在中国热科院广州实验站开展产业融合调研(张亚婷 摄)

非遗传承:老瓦新泥续文脉

在百年瓦窑工坊,团队探访非遗"赤坭瓦窑技艺"制作人刘师傅,见证瓦片从泥坯到淬炼的重生。“三揉九踩十八道,一片瓦需历经21天淬炼”,刘师傅轻抚瓦当上的蟠龙纹仔细讲解,“机械制瓦虽快,但手工瓦的呼吸感仍无可替代。”

实践队员们躬身体验古法制瓦:揉泥、制坯、刻花,指尖在陶泥间穿梭。建筑学院学子发挥专业特长,用新采的陶土与回收瓦片,在村口协作搭建出“薪火相传”主题瓦艺景墙。当斑驳旧瓦与鲜亮新坯在景墙上对话,非遗传承的种子已悄然播撒。

向非遗传承人学习制瓦(陈雨欣 摄)

七日长卷:青春笔触绘乡兴

从资助宣讲的农家小院到热科院的智慧温房,从金浪翻涌的桔园到烟火氤氲的瓦窑,七日实践凝成三重图景:政策之伞荫护学子成才梦;数字之翼记录三产融合链;文化之根唤醒乡土生命力。

此次基于调研与采访的摄影实践活动,让青年学子得以走出课堂,深入乡土文化与肌理,能够对视觉呈现和主题拍摄更有深度和温度。据悉,本次实践活动后将进一步形成影像集及调研报告,通过实践成果助力国泰村的振兴故事传得更远、更广。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