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校园新闻   新闻详情

【城理青年行】“湾区同心·携手共进”建筑学院“洛场文创”产学研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时间:2025-07-17 浏览量:16
分享

本网讯(记者 周卓妍)7月3日至12日,建筑学院筑创美育“洛场文创”产学研实践团连续第二年深入广州市花都区洛场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助力洛场村文旅融合,推广侨乡之美。

实践团由广东省本科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孵化,工作室主持人程东玲副教授担任实践团指导老师。实践团去年所创作的文创成果丰硕,原创洛场村IP形象生动有趣,获得多方认可。今年暑期,实践团继续深入挖掘洛场村丰富人文历史及民俗风情,结合侨乡建筑文化特色进行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7月3日上午,团队抵达洛场村后迅速投入到“湾区同心·携手共进”主题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湾区同心·携手共进”活动是由花都区统战部主办、花都区港人联谊会承办。旨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的文化交流及融合发展,依托航空科技、冰雪运动与校园文化场景,结合“十五运”全民健身精神与“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理念开展的穗港青少年交流活动。

实践团向香港青少年宣讲侨乡文化(程东玲 摄)

筑创美育“洛场文创”产学研实践团的队员们带领58名香港青少年访问团参观了洛场村的建筑及“花山小镇产学研工作室”,在“歌乐吧”向访问团详细介绍了洛场村的侨乡文化特色、建筑风格及目前碉楼的保护情况,还阐述了建筑学院及实践团持续为花山小镇设计的文创产品等。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每一位参观的老师和学生都沉浸式地参与其中。活动最后,实践团向香港访问团师生赠送了原创设计与制作的花山小镇文创产品60份,其中包含了侨乡手绘建筑明信片4款60张、IP形象钥匙扣6款60个、贴纸6款60份、透卡4款60份。

程东玲表示,本次“湾区同心·携手共进”主题活动中,实践团以“侨乡文化+美育+文旅”为核心理念,用文创产品及建筑模型的视觉形式向香港青少年讲述岭南侨乡故事,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及推动侨乡青少年交流,非常有意义。自去年以来,实践团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行动号召,突击队深入洛场村开展民俗文化挖掘与传承,通过实地调研与访谈,收集了大量洛场村的传统习俗、节庆活动及民间故事,现已创作出具有地方侨乡特色的明信片、杯垫、抱枕等文创产品30余款,申请外观专利4项,打造原创IP形象3个,衍生出表情包、钥匙扣、贴纸、透卡等系列产品,为洛场村“花山小镇”打造侨乡品牌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持。

7月4日,实践团来到洛场村附近的花都区花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侨乡文化推广美育以及调研活动。活动中,实践团的大学生带领幼儿园小朋友们展开想象,对照“鹰扬堂”碉楼制作黏土模型。在本次活动中,小朋友们收获到了自己制作的作品和“花山小镇”文创小礼品,表示非常开心。

实践团在花山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侨乡文化推广美育活动(谢小燕 摄)

与幼儿园园长交流IP设计需求(程东玲 提供)

花山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谢小燕带领实践团参观并介绍了幼儿园的情况,表达了幼儿园目前的需求,希望团队能结合洛场村的本土侨乡文化及幼儿园的育人理念,为幼儿园打造IP形象及衍生品。

IP设计系列方案之一(程东玲 提供)

实践团队介绍,“我们以花山镇中心幼儿园所在地独特的岭南碉楼文化与幼儿园亲自然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创作了一组富有地域特色与童趣表达的IP形象。设计通过提取碉楼的结构语言与自然元素,将其融入十个拟人化角色中,打造出一套具有识别性、亲和力强的形象体系。这些角色不仅承载了在地文化,也展现了儿童天真活泼、自由成长的精神气质,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校园导视、环境布置、课程互动等场景。目前团队也在探索IP形象在文创方向的延伸开发,期待在更多维度为幼儿园空间赋能,让设计真正‘活’在儿童的日常中。”

广州筑创美育“洛场文创”产学研实践团2025年的暑期三下乡活动,以“湾区同心·携手共进”为主题的活动及花山镇中心幼儿园美育调研活动拉开序幕,并圆满完成,得益于前期的积累和长期坚持。团队负责人邵可妮同学表示,未来依旧会带领团队继续深挖洛场村的侨乡文化,打造“花山小镇”美丽乡村品牌形象,配合本校筑创美育名师工作室做好美育赋能侨乡的实践服务,用专业知识与技能助力“百千万”,用青春热血书写美丽华章。

文字录入:陈磊 建筑学院;编辑:许晗星